骨質疏松即骨質疏松癥,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,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,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,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。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,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。

超聲骨密度分析儀提醒現在,骨質疏松癥越來越多的被大家所重視。但是怎樣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骨質疏松呢?其實從這幾點可以做個簡單的自查:
1.疼痛
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:以腰背痛多見,占疼痛受檢者中的70%~80%。
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,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,直立時后伸或久立、久坐時疼痛加劇,彎腰、咳嗽、大便用力時加重。一般骨量丟失12%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。老年骨質疏松癥時,椎體壓縮變形,脊柱前屈,肌肉疲勞甚至痙攣,產生疼痛。
2.身長縮短、駝背
多在疼痛后出現。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,尤其第11、12胸椎及第3腰椎,負荷量更大,容易壓縮變形,使脊椎前傾,形成駝背,隨著年齡增長,骨質疏松加重,駝背曲度加大,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,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,身長平均縮短3~6厘米。
3.骨折
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。
4.呼吸功能下降
胸、腰椎壓縮性骨折,脊椎后彎,胸廓畸形,可使肺活量和換氣量顯著減少,受檢者往往可出現胸悶、氣短、呼吸困難等癥狀。
知道了這些現象可以讓我們提前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,不必等到體檢的時候才發現。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、檢查骨質疏松呢?
每天1小時,增強肌肉保護骨骼
每天走1萬步,是對自己骨骼健康有益的選擇。這1萬步要怎么樣才可以走得更聰明,才能夠起到對骨骼更好的保護作用,從而檢查骨骼疏松和骨折。
美國護士健康研究針對超過6萬名停經婦女進行研究發現:每周至少快走4次的婦女,髖部的骨折概率遠遠低于其他婦女。
所以下次走路的時候首先就是提起腳步快速走,也可以嘗試一下間歇走,也就是在平時走路的速度中加入3~5次每次各2分鐘左右的快走。快走的速度要快到讓你沒有辦法正常地與其他人溝通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