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房防護設計標準
雙能X線骨密度儀機房需滿足嚴格的輻射防護要求,根據設備類型和輻射強度進行專業設計。機房最小有效面積應達到18.5㎡以上,最小單邊長度不低于3.5m,確保操作空間充足。四周墻體應采用24cm實心磚或等效防護材料,地板與頂板需采用15cm混凝土現澆板結構,形成完整的防護體系。機房布局需合理規劃,避免有用線束直接照射門、窗等薄弱位置,防護門和觀察窗的鉛當量應不低于1.5mm,確保輻射泄漏量符合國家標準。
輻射安全配套設施
機房必須配備完善的通風系統,設置專用排風裝置保持空氣流通,防止有害氣體積聚。工作場所需設置明顯的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狀態指示燈,注明"射線有害、工作時嚴禁入內"等警示語。控制室應設置觀察窗,便于操作人員實時監控受檢者情況。機房內需配備個人防護用品,包括鉛衣、鉛圍裙、鉛眼鏡等,并為每位工作人員配備個人劑量計,建立劑量檔案。同時應配置輻射檢測儀器,定期檢測環境輻射水平。
設備安裝技術要求
雙能X線骨密度儀的安裝需考慮設備特殊要求,掃描床長度應≥286cm,寬度≥130cm,確保檢測者檢查舒適度。掃描臂與掃描床距離需≤50cm,最大有效掃描視野長度≥195cm,滿足全身測量需求。機房地面需進行輕質混凝土回填處理,保證承重和平穩性。強弱電系統需獨立鋪設,配備穩壓電源和專用接地,電壓頻率需滿足100-240V/60Hz的要求。設備安裝位置應避開主要人流通道,減少無關人員輻射暴露風險。
管理制度與人員資質
醫療機構需設立專職輻射安全管理員,制定完善的操作規程、崗位職責和輻射防護制度。必須建立設備檢修維護制度、使用登記制度和輻射事故應急預案。操作人員需參加輻射安全和防護知識專業培訓,持證上崗。定期進行個人劑量檢測、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。機房需張貼設備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流程,配備急救藥品和設備。建立質量控制體系,定期使用仿真人體脊柱體模進行設備性能檢測。
環境與輔助設施要求
機房環境溫度應維持在15-32℃范圍內,相對濕度≤80%,需配置空調和除濕設備保持恒溫恒濕。設備工作區域噪聲應控制在60分貝以下,提供舒適的檢查環境。機房應鄰近相關臨床科室如內分泌科、骨科等,方便檢測者就診。候檢區需與機房保持安全距離,配備更衣室和儲物設施。信息系統需滿足DICOM標準,實現與醫院PACS系統無縫對接,確保數據安全傳輸和存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