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量損失和骨質疏松是自然現象,不是,也不需要檢查,重視也嚴重不足。但事實并非如此。檢查骨質疏松癥應該從年輕的時候開始。40歲時就應該在體檢時檢查骨密度,看看自己的骨骼是否“變脆”,是否存在骨質疏松的問題。

每年有100萬起脆性骨折,罪魁禍首是骨質疏松癥
骨質疏松癥是以骨強度減少、骨折風險增加為特征的骨骼系統。在我國,40 ~ 49歲人口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為3.2%,50歲以上為19.2%,65歲以上為32%。也就是說,65歲以上老年人的30%以上患有骨質疏松癥。
有趣的是,在性別上,50多歲的女性和男性的差異非常明顯,女性占32.1%,男性占6%。特別是65歲以上女性的發病率超過一半,男性為10.7%。另外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也在明顯提高。尤其是女性到80多歲的發病率超過60%。
另一種資料更直觀地告訴我們骨質疏松的“破壞力”。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是脆性骨折。據統計,我國骨折發生率為3.21,年骨折為500萬人。其中五分之一是脆性骨折。因此,我國每年有約100萬起脆性骨折。“我相信這個數字比較可靠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質疏松癥年齡的提高,骨質疏松癥仍然在增加。”脆性骨折常見的部位是脊椎、臀部和前臂的遠端。
骨密度測定儀提醒:除了一般的檢查,高危人士,特別是老年人,要重點檢查骨質疏松引起的脆性骨折。在我國,摔倒是骨折的首要原因。因此,檢查骨折的關鍵是檢查跌倒。